首页
搜索 搜索

西安传统文化,正在直播中

原点新闻     2023-07-10 18:30:0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秦腔、陕北民歌、商洛花鼓等秦派非遗,因为直播、短视频屡屡“出圈”。

这种新兴的传承方式,让传统戏曲有了新的生命力,也让更多年轻的文化传承人有了新动力。

图为东仓鼓乐社在“非遗主播沙龙陕西站”表演《殿前喜》。

2022年4月,西安东仓鼓乐社在短视频平台开始直播。短短3个月,抖音账号粉丝数增至42万,全网搜索量达1.6亿次。过去一年,其全网播放量达到4.2亿。目前,东仓鼓乐社已吸引70多万粉丝。通过直播,全国乃至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西安鼓乐。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也要走进生活。只有真正走进人群,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关注欣赏观看,艺术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当这些传统艺术走进直播间后

一切似乎在悄悄变化

“老艺术”

在直播间迎来新观众

从秦腔童星到专业秦腔演员,从“眉户之乡”渭南华阴走出来的张晶琪,在学习传承非遗的道路上已经走了20多年。2022年4月,因为线下演出减少,“在家闲着没事干”的张晶琪将演出搬进了直播间,开始慢慢探索怎么把秦腔、眉户呈现给直播间里的观众。

图为秦腔演员张晶琪在“非遗主播沙龙陕西站”表演《打镇台》。

开始直播间只有十几个人,一个月后,上升到600多人。截至目前,张晶琪的最高记录是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3800多人,场观最多20万人。相比之下,线下剧场一场只能坐500人。有同行跟他开玩笑说,你这直播一场的观众,顶上我们一群人演一个礼拜。一年多过去,现在张晶琪抖音账号“秦腔张晶琪”有粉丝8万,点赞31.6万,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日前发布的《陕西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我省非遗直播在抖音上超24万场,共6.5亿人次观看;1.9万名陕西非遗主播在平台开播,带来超264万小时技艺演出。超六成陕西非遗主播获打赏支持,获得的金额与获赞数同比增长100%和215%。

留意一些陕西非遗主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大众眼中的“古老艺术”,其活跃在平台上的年轻传播者越来越多。比如,唱秦腔和眉户的张晶琪出生于1996年,以汉调桄桄“火出圈”的李雅芝出生于2000年,演奏板胡的骆欣颖是95后……

平台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抖音《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来,有116位30岁以下认证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上。除认证传承人外,超1000位00后在抖音身体力行弘扬非遗传统文化。

年轻人于传统艺术的传承意味着什么,创新可能是最突出的特点。

张晶琪说:

“秦腔每个唱段都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到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守正也要创新,要让秦腔适应现在的时代。”

在粉丝的启发下,张晶琪推出了“老戏新唱”系列,尝试用将戏曲和歌曲相融合,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戏曲、爱上戏曲。

打开他的抖音账号,“老戏新唱”合集共更新有26集,播放量近555万。评论区观众亦是好评不断:“民歌和秦腔的完美配合,流行和传统的严密对接!”“戏剧取材于民间来源于民间,你们的演出效果大于好过说教,使老百姓既欣赏了传统戏剧,又得到了现实生活的思考,一举两得!”

对于这些坚守非遗的年轻人,许多粉丝自发用打赏送上一张张“网络戏票”。

张晶琪说:

“相信对我们这些非遗艺人来说,打赏更多的意味着观众的认可,给了我们更强的坚持走下去的决心!”

他的直播设备也借着观众的打赏“升级换代”,从最早到手机换成了专业相机,“想把表演更好地呈现给大家。”

截至今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同时,濒危非遗全类目都通过平台找到了“新观众”。这,恐怕才是这些古老艺术登陆直播、短视频的最大利好!

以市井烟火为友

无愧为文明最长情的羁绊

或许有不少人觉得,非遗古老而陌生。但实际上,非遗曾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只是因为近几十年社会快速变迁、生活方式改变,有些非遗才逐渐脱离大众生产生活,转为以“博物馆式记录留存”为主,变成需要保护甚至抢救的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凝聚生存智慧而造福生命,讲求以人为本而尊重生命。它们与庙宇高堂为邻,以市井烟火为友,无愧为文明最长情的羁绊。

这些传统文化的匠心技艺

你都知道吗?

陶埙演奏技艺

埙是一种古老乐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最古老的陶埙。作为古代八音之一,埙也出现在古代宫廷雅乐中。

埙乐所独具的古雅深沉、幽静深邃的音色和表现风格体现出了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形神兼顾”的气韵和特征。埙乐被誉为是“秦声”代表和象征。

关中灯影戏

灯影戏源于关中北部地区,表演时用碗碗腔演唱,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文武场面齐备。内容题材多为传统剧目,现存的手抄本有二百余本,其中保留剧目有《金碗钗》《赵五娘》《两狼山》《逛庙会》等。

杖头木偶戏

木偶戏亦称傀儡戏。杖头木偶戏是陕西木偶戏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民间又称“跑台子”。流传于碑林一带的杖头木偶戏,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木偶班社和艺人既受到关中各地民间木偶艺术的影响,又深受辖区内专业木偶院团带动。目前表演多以折子戏为主,保留传统本戏《钉缸》《放饭》《斩李广》等二十余本。

秦腔脸谱

秦腔脸谱绘制与秦腔艺术相伴而生,历经多代传承,主要包括舞台应用和工艺彩绘两大类。舞台应用勾画脸谱包括:净面、打底、定位、勾勒轮廓、填黑、勾画图案、揉脸、抹脸等工序。

它始终遵循古有的谱式图案进行化妆和绘制,通过不同色彩纹样表现人物性格、品貌等,绘制有“三型七彩”之特点。工艺脸谱还分为纸质类和硬胎类两种,包括泥塑脸谱、石膏胎脸谱、纸胎脸谱、脸谱折扇、脸谱葫芦瓢、木板脸谱、方斗脸谱等。

碑林布糊画

碑林布糊画是源于满族的民间美术,是在满族传统工艺“补花”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入西安已有百年历史。其工艺采用丝绸、布料、金线等主要材料,以国画技法中白描法绘制底样,进行制版、剔模、布糊、褟金线、彩绘、装饰、组装等多道复杂工序。代表作有《富贵有鱼》《事事如意》《四季平安》等。

锦灰堆

锦灰堆是把书法、绘画、拓印、篆刻技艺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锦灰堆技艺可追溯到元代,明清之际在文人墨客中流传。

其创作元素多为文人书房内的器物,进而有青铜器、石刻、木刻、扇面、邮票、花卉等可拓可画的素材皆可结合使用。从事该技艺不但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要有书画拓印的技能。

古琴断纹髹漆技艺

百年以上的古琴木胎漆层会出现特有的断纹,古琴的断纹髹漆技艺是在古琴修复中运用的一种独特的修旧如旧的漆作技艺。

断纹髹漆技艺除了护琴定形功用之外,还对琴音的稳定持久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戏曲盔帽制作与箱倌技艺

戏曲盔帽制作与箱倌技艺历经四代传承,已有百余年历史。戏曲“盔帽箱”制作与箱倌所涉及的工艺繁复严谨,盔帽制作包括制图雕版、绘制、缝制、制革等多种工艺,多达72道工序,而盔帽、髯口、假发、套头穿戴,有严格的专业要求和工艺要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中葫芦制作技艺

葫芦在民间谐音福禄,因具有独特的食用、药用和器皿使用功能,被赋予极为丰富的吉祥文化含义。

葫芦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碑林地区的葫芦制作技艺主要是把烙画、砑花、彩绘、篆刻、镂空等技艺融合在葫芦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传统彩绘陶俑复制技艺

传统彩绘陶俑复制技艺以套图和石膏模具为主,用木、竹、金属各类雕刻刀具,彩绘用石绿、石青、朱砂、藤黄等传统矿物质颜料,依照古陶俑制作过程,从造型、制模、脱胚、修整、烧制、彩绘、做旧等各项工序,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形成了一整套制作、彩绘及做旧的工艺流程。采用这一技艺复制作品在国际上多次获奖。

传统锔瓷技艺

锔瓷是把瓷器、陶器等器皿破裂的地方锔合在一起,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又称“锔活”,分为粗活细活两大类。

锔瓷细活,也称“锔活秀”,所用的工具小巧精致,大多是焗合比较珍贵的陶瓷制品、紫砂、玉器、水晶等。

唐三彩制作技艺

唐三彩是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一种彩釉陶器。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制而成。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艺术品生产工艺。

大漆修复技艺

大漆修复技艺是以天然大漆作为原材料、用漆艺来修复残损的器物,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漆器、古琴乐器、家具、兵器、佛像、生活器物等的修缮中,让修复过的器物得以长久的保存,凝聚着先辈在漆艺上的经验与智慧。

秦俑传统制作技艺

秦俑传统制作技艺继承中国古代制陶业常用的塑模工艺,原料使用当地距地表7-9米的红黏土。

大型陶俑采用塑模结合法,以塑为主,制作俑头、躯干,还包含陶马制作工艺和彩绘工艺等。制作过程要经过:选土、晾晒、和泥、过滤(淋泥)、沉淀精泥等二十多道工序,制作周期长。主要作品包括站立类俑、动物类俑、跪射及跽坐俑类和其它拓展类。

马额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临潼区马额街道办塚王村,曾是著名的挂面村,祖辈素以吊挂面为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手艺远近闻名。

制作手工挂面步骤十分复杂,这其中还蕴含着对天气与季节的把握,以及对面的特性的把握,尤其是在盘大条中的仆面使用、搓揉程度都是关系到空心挂面成功的关键,每一步骤都有其科学道理。

纸质类文物修复技艺

纸质类文物修复技艺伴随着绘画艺术的产生而产生,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修复的工序有闷心、洗心、揭心、修补、托心、除霉、处理返铅、全色、嵌折等流程。修复类型包括手卷、团扇、册页、善本、挂图、书籍装帧等。

长安黑陶制作技艺

黑陶技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陶工艺,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

长安黑陶作坊分布在少陵原一带,其生产的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黑衣陶(黑皮陶)四种。制作工艺复杂,保持了传统黑陶作品“薄如纸、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磬”的特征。主要作品有花瓶、笔筒、砚台、香炉、瓦盆、瓦罐、面缸、陶埙等。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房屋构造的技艺。典型的代表为传统四合院模式,房屋有一脊两坡、两面流水的鞍间房和俗称“房子半边盖”的厦子房,其构造和布局表现出其独特的“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特点,还包含着建筑艺术与智慧。

杨氏扎刻技艺

莲湖区杨氏扎刻技艺是用特选的高粱秆、竹篾、竹签等原料,在扎、刻、钻、烤等基础上,运用传统的卯榫技艺进行攒装套接,做成各种精巧复杂的鸟舍虫屋、宫灯和组合式微缩古建筑等近百个品种。

其作品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任何黏粘材料,其基本技能包含设计、选料、火烤定型、刻槽、钻孔、组装锁榫等十多道工序。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具体表现。

碑林皮影刻制技艺

碑林皮影刻制技艺源自陕西华县,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华州最著名的皮影雕刻艺人李三喜,至今已传承五代百年。

其工艺包括选皮、浸泡、刮毛取脂、打磨、过稿、雕刻、染色、熨烫、装订等,制作周期复杂而精细。皮影雕刻是伴随着皮影戏表演而产生,并为皮影戏服务的技艺,是根植于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

西营战鼓

西营战鼓是高陵鹿苑原上古老的民间锣鼓文化,与古代的军旅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当地东营村、西营村村名就是由古代驻军扎营而来。

西营战鼓起源就是战场上鼓舞士气和平日里训练兵士的战鼓, 包括三段式鼓调和多变的鼓阵。鼓调分为紧三火(督战鼓)、慢三火(庆祝胜利鼓)、不紧不慢又三火(凯旋鼓),表现了催征、督战、凯旋等不同情景,具有强悍、激烈的风格,现在常常用于年节庙会、庆典、祝福渡口开河启运等活动中。

在西安这片文化传承的热土上

因时光悠悠

文明迭代淬炼出了

无数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它们经历了失落与蜕变

今天,它们将迎来守护与发展

编辑:秋秋

主编:林晨

责编:高明煜

部分内容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西安日报 西安文旅之声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1 青年制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